國內多晶硅生產存在的問題
面對巨大的需求,國內大多數多晶硅生產企業不得不從外部購買多晶硅,從而加大國內市場的需求。國內企業供應能力有限,只能看著眼前巨大的“市場蛋糕”卻無權分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政策、生產設備、技術工藝等諸多瓶頸約束,限制了多晶硅的生產。
1生產設備需要大量進口
當前國內多晶硅行業的發展進入了一輪快速發展期,許多國內光伏企業宣布擴大其多晶硅業務的產能,但多晶硅的一些關鍵生產設備還需要大量進口,極大地推高了多晶硅行業的生產成本,這是國內多晶硅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限制國內多晶硅產業發展的因素之一。
2技術相對落后
目前國內多晶硅生產企業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少部分企業,如江蘇中能和塞維LDK,在多晶硅產能、生產成本和品質方面已經可以和國際巨頭一較高下,而大多數企業實力依然較弱。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70%左右的多晶硅是采用改良西門子法生產出來的。同樣是采用改良西門子法,中國多晶硅生產企業生產過程中所需能耗過高,致使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在成本控制上明顯落后于國際多晶硅企業。大部分多晶硅廠商采用非純正的改良西門子法生產多晶硅,不能有效地回收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毒副產物,致使環境受到破壞。
3相關部門的多晶硅產業發展規劃較模糊
業界與政府在關于國內多晶硅行業產能是否出現過剩的問題上長期存在爭議,多晶硅行業一直缺乏明確的發展規劃,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多晶硅產業的發展。另外,國家尚未出臺多晶硅準入條件,明確多晶硅行業新準入標準,從而引導技術水平先進、生產能耗低的多晶硅項目落地,保證我國光伏產業平穩、健康的發展。
多晶硅生產沖出困境解決策略
中國多晶硅生產企業存在的眾多問題,影響了多晶硅市場的供求,也嚴重制約了整個光伏產業的發展,如何擺脫這種困局?還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鼓勵成本低、競爭力強的多晶硅企業壯大發展規模。多晶硅產業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門檻較高,從國外多晶硅行業的發展經驗看,大企業在產業發展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只有通過大企業對技術和生產的持續投入,才能在國際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