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壽命不僅受到與生活方式有關的傳統風險因素的影響,而且還受到與人的生活質量有關的因素(例如重壓力)的影響。導致30歲男性壽命縮短的*大原因是吸煙和糖尿病。吸煙使他們的預期壽命延長了6.6年,而糖尿病則需要6.5年。承受重壓會使他們的預期壽命縮短2.8年。
這些結果是基于一項研究的,芬蘭健康與福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計算了多種風險因素(包括與生活方式有關的因素)對男女預期壽命的影響。
研究還表明,缺乏運動會大大降低30歲男性的預期壽命-2.4歲。另一方面,食用大量的水果和蔬菜等事物可以增加壽命:吃水果1.4年,吃蔬菜0.9年。
相同的因素影響了男人和女人的預期壽命。例如,對于30歲的女性,吸煙將預期壽命縮短了5.5年,糖尿病縮短了5.3年,重度壓力降低了2.3年。
老年人對預期壽命的影響相似,但小于年輕人組。
在某些與生活方式有關的因素中,金色中間似乎具有*積極的作用。如果一個人感覺到自己承受的壓力與其他人通常承受的壓力大致相同,則經歷壓力可以增加預期壽命。另一方面,承受或多或少的壓力會降低他們的預期壽命。
**用于大量風險因素的新計算方法
該研究是基于1987-2007年芬蘭國家FINRISK研究中從年齡在25至74歲之間的男性和女性通過問卷調查和測量得出的數據。死亡率一直追蹤到2014年底。
研究人員通過一次更改每個風險因素的值并保持其他因素的值不變來計算預期壽命。當與生活方式因素相關的值發生變化時,僅允許BMI,血壓和膽固醇 水平發生變化。
“以前,通常僅根據少數幾個社會人口統計學背景因素來評估預期壽命,例如年齡,性別和教育程度。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希望評估幾種不同因素對人的預期壽命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比較它們的作用。”研究經理TommiH?rk?nen說。
男女預期壽命之間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
“這項研究有趣的是,基于相同的危險因素值-僅1.6歲,30歲男女的預期壽命差異有多小。根據芬蘭統計局的統計數據,性別之間的差異為所有30歲的人都超過了5年,這歸因于女性比男性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教授Seppo Koskinen說道。
在本研究中,當其他危險因素值相同時,受過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們的預期壽命差異很小。但是,較早的研究發現,受過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的預期壽命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在社會地位*弱的人群中,增加死亡率的生活方式選擇*為普遍,例如吸煙,大量飲酒,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運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