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酶Q10用途
Coenzyme Q10是電子傳遞鏈的重要輔助因子,也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
|
輔酶Q10作用
1、可減輕急性缺血時的心肌收縮力的減弱和磷酸肌酸與三磷酸腺苷含量減少,保持缺血心肌細胞線粒體的形態結構,對缺血心肌有一定保護作用。
2、增加心輸出量,降低外周阻力,有利于抗心衰治-療,可能抑制醛固酮的合成與分泌及阻斷其對腎小管的效應。
3、在缺氧條件下灌注動物離體心室肌時,可使其動作電位持續時間縮短,產生室性心律失常閾值較對照動物高。
4、可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并有抗醛固酮作用。
5、輔酶Q10有抗阿霉素的心臟毒-性作用及保肝作用。
|
1、產品物理參數:
|
常用名
|
輔酶Q10
|
英文名
|
coenzyme Q10
|
|
CAS號
|
303-98-0
|
分子量
|
863.344
|
|
密度
|
1.0±0.1 g/cm3
|
沸點
|
869.0±65.0 °C at 760 mmHg
|
|
分子式
|
C59H90O4
|
熔點
|
49-51 °C
|
|
閃點
|
324.6±34.3 °C
|
|
|
2、技術資料:
|
體外研究
|
輔酶Q10是所有細胞線粒體中呼吸鏈的必需成員。因此,它是三磷酸腺苷(ATP)形成的必需成分,三磷酸腺苷是大多數細胞過程中的能量來源。輔酶Q10位于線粒體,溶酶體,高爾基體和質膜中,通過與自由基的直接反應或生育酚和抗壞血酸從其氧化狀態再生,提供抗氧化作用[1]。輔酶Q10是一種流行的膳食補充劑,因為它被公眾認可為支持人類健康的重要營養素。在幾種心血管和退行性神經和神經肌肉**中使用輔酶Q10作為治-療劑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其在線粒體功能和細胞生物能量學中的基礎作用[2]。
|
|
體內研究
|
由于其疏水性和大分子量,膳食輔酶Q10的吸收緩慢且有限。在膳食補充劑的情況下,溶解的輔酶Q10制劑顯示出增強的生物利用度。 Tmax約為6小時,消除半衰期約為33小時。血漿輔酶Q10的參考區間在健康受試者中為0.40-1.91mM。使用輔酶Q10補充劑,血漿輔酶Q10的增加和攝入劑量之間存在合理的相關性,直至某一點。動物數據顯示大劑量的輔酶Q10被包括心臟和腦線粒體在內的所有組織攝取[2]。在12個月大的大鼠中,施用輔酶Q10導致大腦皮質線粒體濃度的輔酶Q10顯著增加。輔酶Q10的口服給藥顯著減弱了全身給予3-硝基丙酸所產生的紋狀體病變,并顯著延長了家族性肌萎縮側索硬化的轉基因小鼠模型的壽命[3]。
|
3、輔酶Q10物理化學性質
|
密度
|
1.0±0.1 g/cm3
|
|
沸點
|
869.0±65.0 °C at 760 mmHg
|
|
熔點
|
49-51 °C
|
|
分子式
|
C59H90O4
|
|
分子量
|
863.344
|
|
閃點
|
324.6±34.3 °C
|
|
精-確質量
|
862.683899
|
|
PSA
|
52.60000
|
|
LogP
|
20.93
|
|
外觀性狀
|
黃色-橙??結晶粉末
|
|
蒸汽壓
|
0.0±3.3 mmHg at 25°C
|
|
折射率
|
1.526
|
|
儲存條件
|
棕色玻璃瓶遮光密封包裝。貯存于低溫干燥處。貯存溫度-4oC
|
|
穩定性
|
1.遇光易分解,使顏色變深。在還原劑存在下,能轉化為無色的還原型輔酶Q10,還原型輔酶Q10又能被氧化成氧化型輔酶Q10。
2. 存在于烤煙煙葉、白肋煙煙葉、煙氣中。
|
|
分子結構
|
1、 摩爾折射率:272.64
2、 摩爾體積(cm3/mol):888.5
3、 等張比容(90.2K):2214.5
4、 表面張力(dyne/cm):38.5
5、 極化率(10-24cm3):108.08
|
|
計算化學
|
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19.4
2.氫鍵供體數量:0
3.氫鍵受體數量:4
4.可旋轉化學鍵數量:31
5.互變異構體數量:57
6.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52.6
7.重原子數量:63
8.表面電荷:0
9.復雜度:1840
10.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9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量:1
|
4、輔酶Q10英文別名
|
coenzyme Q-10
|
|
2-[(2E,6E,10E,14E,18E,22E,26E,30E,34E)-3,7,11,15,19,23,27,31,35,39-decamethyltetraconta-2,6,10,14,18,22,26,30,34,38-decaen-1-yl]-5,6-dimethoxy-3-methylcyclohexa-2,5-diene-1,4-dione
|
|
CoQ10
|
|
Ube-Q
|
|
Coenzyme Q
|
|
Ubiquinone 50
|
|
Coenzyme Q 10
|
|
Ubiquinone 10
|
|
2-[(2E,6E,10E,14E,18E,22E,26E,30E,34E)-3,7,11,15,19,23,27,31,35,39-Decamethyl-2,6,10,14,18,22,26,30,34,38-tetracontadecaen-1-yl]-5,6-dimethoxy-3-methyl-1,4-benzoquinone
|
|
Coenzyme Q10
|
|
2-[(2E,6E,10E,14E,18E,22E,26E,30E,34E)-3,7,11,15,19,23,27,31,35,39-Decamethyltetraconta-2,6,10,14,18,22,26,30,34,38-decaen-1-yl]-5,6-dimethoxy-3-methyl-1,4-benzoquinone
|
|
Ensorb
|
|
Liquid-Q
|
|
Coenzyme Q10
|
|
Carenone
|
|
ubiquinone
|
|
EINECS 206-147-9
|
|
2,5-Cyclohexadiene-1,4-dione, 2-[(2E,6E,10E,14E,18E,22E,26E,30E,34E)-3,7,11,15,19,23,27,31,35,39-decamethyl-2,6,10,14,18,22,26,30,34,38-tetracontadecaen-1-yl]-5,6-dimethoxy-3-methyl-
|
|
2-[(2E,6E,10E,14E,18E,22E,26E,30E,34E)-3,7,11,15,19,23,27,31,35,39-Decamethyltetraconta-2,6,10,14,18,22,26,30,34,38-decaen-1-yl]-5,6-dimethoxy-3-methylcyclohexa-2,5-dien-1,4-dion
|
|
ubiquinone (50)
|
|
Coenz10
|
|
neuqinon
|
|
ubiquinone Q10
|
|
MFCD00042919
|
|
eiquinon
|
|
Q-Gel
|
|
ubidecarenone
|
|
Bio-Quinon
|
|
Ubiquinone-10
|
|
2,5-Cyclohexadiene-1,4-dione, 2-[(2E,6E,10E,14E,18E,22E,26E,30E,34E)-3,7,11,15,19,23,27,31,35,39-decamethyl-2,6,10,14,18,22,26,30,34,38-tetracontadecaenyl]-5,6-dimethoxy-3-methyl-
|
|
Coenzyme Q10,Q-10,Ubiquinone 50
|
|
Q-10
|
|
Kudesan
|
|
Q-10 Ubiquinone 50 Ubiquinone-10
|